成都平原毗河下游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浩 [1 ]
郝芳华 [1 ]
欧阳威 [1 ]
王雪蕾 [2 ]
杨胜天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环境需水; 水资源配置; 水质目标; 稀释需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2802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流生态环境需水成为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基于国际上新兴发展的生态水文学理论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和内涵。并以毗河为例,用能反映时间尺度的河流流量来表达生态环境需水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量。为了与水资源配置的时间单元协调起来,对3个代表年P=50%(1968年),P =75%(1986年),P=90%(1987年)分别进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根据毗河的自然条件,利用Montana法计算了河道维护水生生境最小需水量和最适宜需水量;蒸发需水量由水面宽度、河道两断面间平均长度、河道蒸发深度三者确定;结合河道功能区划和水质目标,计算了污染物稀释需水量。最终确定毗河下游河道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0.64 m3/s,最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5.84 m3/s。
引用
收藏
页码:644 / 6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Evaluation of the minimum instream flow of the Tiber river basin [J].
Ubertini, L ;
Manciola, P ;
Casadei, S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996, 41 (02) :125-136
[2]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潘家铮[卷]主编;钱正英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3]  
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M].杨志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4]   江湖阻隔对涨渡湖区鱼类资源的生态影响 [J].
王利民 ;
胡慧建 ;
王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3) :287-292
[5]   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 [J].
倪晋仁 ;
崔树彬 ;
李天宏 ;
金玲 .
水利学报, 2002, (09) :14-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