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永平铜矿海底火山热液沉积成矿作用的依据
被引:15
作者:
廖宗廷
刘金水
机构:
[1] 同济大学
来源:
关键词:
热液沉积;
成矿作用;
找矿标志;
永平铜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永平铜矿产于钱塘江~信江拗陷带中 ,主要受中石炭统叶家湾组沉积 -火山沉积岩所控制。矿体主要呈层状 ,与围岩呈整合接触 ,少数呈脉状 ,并穿切层状矿体。层状矿体见胶状、草莓状结构 ,层状、层纹状和条纹状构造 ;原生层状矿体的包裹体温度较低 ,为 10 0℃~ 2 17℃ ,改造矿体包裹体温度较高 ,为 2 0 0℃~ 340℃ ;层状矿体中的Co/Ni比值较小 ,为 1.38~ 1.4 6 ,改造矿体较大 ,为 2 .76~ - 32 .4 6 ;层状矿体的σ3 4 S‰为 - 0 .3~ +2 1.6 ,改造矿体的σ3 4 S‰为 +0 .4~ +4.3;铅同位素主要属正常铅 ,其模式年龄明显分为三个区间 ,分别对应于基底、原生层状矿体和印支 -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年龄 ,氢氧同位素与沉积 -火山热液沉积矿床类似。各种特征说明永平铜矿是沉积-火山热液沉积经后期构造、岩浆改造和叠加矿化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同类矿床的找矿方向是沿华力西断裂拗陷带并循石炭系地层找矿 ,同生断层、火山岩、硅质岩、层状矽卡岩、花岗岩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