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语境中不宜使用“不成文宪法”——评周永坤教授的相关论述

被引:7
作者
姚岳绒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成文宪法; 不成文宪法; 宪法语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不成文宪法"概念缘起于英国式的宪法语境,后流转于德、日等国并引起较大争议,由此产生了多种涵义与外延的"不成文宪法"。在有宪法典的国家讨论"不成文宪法"极易引起理论与逻辑上的混乱与困惑,德国、日本等都不例外。宜以"有宪法典的国家"与"无宪法典的国家"代替"成文宪法国家"与"不成文宪法国家"。中国宪法语境中不宜使用"不成文宪法",一方面是因为概念本身的不严谨;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有宪法典存在的前提下,使用"不成文宪法"极易形成逻辑上的无法自恰。此外,我国当前的宪法传统与文化上的缺陷也决定了在我国宪法语境中不宜使用"不成文宪法"的概念。在诸多政治实践背离宪法文本的客观事实面前,寻求"不成文宪法"可能引发对宪法的潜在危险,不得不防。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成文宪法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周永坤 .
法学, 2011, (03) :26-33
[2]   关于中国宪法渊源的再认识 [J].
姚岳绒 .
法学, 2010, (09) :122-131
[3]   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 [J].
强世功 .
开放时代, 2009, (12) :10-39
[4]   别具一格的加拿大宪法 [J].
汪习根 ;
李蕾 .
当代法学, 2004, (04) :131-135
[5]   不成文宪法界说 [J].
费春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 (04) :50-55
[6]   谈谈我国宪法的“实”与“名” [J].
喻中 .
观察与思考, 2001, (02) :38-39
[7]  
成文宪法.[M].(荷) 马尔赛文 (Maarseveen;H.Van.) ; (荷) 唐 (Tang;G.Van der.)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  
现代宪法.[M].(英)K.C.惠尔(K.C.Wheare)著;翟小波译;.法律出版社.2006,
[9]  
宪法.[M].阿部照哉[等]编著;周宗宪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10]  
宪法学原理.[M].(日)美浓部达吉著;欧宗祐;何作霖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