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珠母贝两个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性状和贝壳珍珠质颜色比较分析

被引:19
作者
顾志峰 [1 ,2 ]
王嫣 [2 ]
石耀华 [2 ]
方建光 [1 ]
王清印 [1 ]
毛玉泽 [1 ]
王爱民 [2 ]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地理种群; 形态性状; 珍珠质颜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珍珠贝育种规划(Pearl Oyster Breeding scheme,POBs)"中,马氏珠母贝的两个地理种群——印度养殖种群和三亚野生种群正在作为两个基础群(Basic population)建立专门化品系,通过杂交获得杂种优势,构建杂交配套系以培育优良品种。从形态上看,印度养殖种群体个体大,而三亚野生种群体个体小;三亚野生种群的壳宽系数为0.18,大于印度养殖种群的0.15,三亚野生种群的贝体外形较凸,而印度养殖种群的贝体外形扁平。三亚野生种群的壳重指数(25.30)大于印度养殖群体(18.80)。通过成像色度检测分析系统分析,每个种群都有自己的颜色特征值——三刺激值和颜色参数;比较两个种群颜色参数Lab时表明,三亚野生种群贝壳珍珠质颜色的明度(L)大于印度养殖种群,色品比印度养殖种群更偏向绿色(-a)和黄色(b),印度养殖种群色品偏向蓝色和红色。两个种群间贝壳珍珠质的色差(ΔEab)为10.69,属于大色差,感觉强烈。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海水养殖生物的细胞工程育种.[M].王清印; 主编.海洋出版社.2007,
[2]  
珍珠养殖理论与技术.[M].蒙钊美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6,
[3]  
珍珠贝种苗生物学.[M].金启增等编著;.海洋出版社.1992,
[4]  
色度学.[M].汤顺青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5]   Low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widely separated populations of the pearl oyster Pinctada fucata as revealed by AFLP [J].
Yu, Da Hui ;
Chu, Ka Hou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2006, 333 (01) :140-146
[6]  
A new approach to pearl oyster broodstock selection: can saibo donors be used as future broodstock?.[J]..Aquaculture.2004, 1
[7]  
Color and weight of pearls produced by grafting the mantle tissue from a selected population for white shell color of the Japanese pearl oyster 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 (Dunker).[J].K.T. Wada;A. Komaru.Aquaculture.1996, 1
[8]   马氏珠母贝家系的生长比较 [J].
何毛贤 ;
管云雁 ;
林岳光 ;
黄良民 .
热带海洋学报, 2007, (01) :39-43
[9]   马氏珠母贝选育子一代生长特性研究 [J].
何毛贤 ;
史兼华 ;
林岳光 ;
姜因萍 .
热带海洋学报, 2006, (01) :19-22
[10]   马氏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主要性状的比较 [J].
王爱民 ;
阎冰 ;
叶力 ;
兰国宝 ;
张栋国 ;
杜晓东 .
水产学报, 2003, (03)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