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被引:23
作者
陈红艳 [1 ]
杨新波 [1 ]
王建华 [1 ]
卢立军 [2 ]
曹文斌 [3 ]
黄正明 [3 ]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2]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
[3] 解放军第医院药学部
关键词
四氧嘧啶; 糖尿病; 小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探讨四氧嘧啶(alloxan)高血糖小鼠模型的制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剂量的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后测定不同时间的血糖;于造模后2周摘取眼球测定血清中的生化指标,并摘取胰腺做免疫组化、病理切片。结果:小鼠给予四氧嘧啶90 mg/kg,腹腔注射组成模率及死亡率均比静脉注射组低;而静脉注射组雌性小鼠与雄性小鼠比成模率低,死亡率高;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四氧嘧啶,血糖值升高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造模后连续观察21 d,血糖值持续维持在高水平(P<0.01);并出现明显的多饮、多食(P<0.05)及体重下降等典型糖尿病症状;血清中尿素氮、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P<0.05);小鼠胰腺免疫组化、病理组织学反映出模型组胰岛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动物性别、给药途径及给药的剂量对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模型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雄性小鼠、尾静脉注射、剂量在65~80 mg/kg是制作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可选择区间。生化指标的改变提示在降糖药物筛选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药物对胰岛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要兼顾对肝脏、肾脏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35 / 537+542 +5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建立四氧嘧啶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J].
韦耀东 ;
何正松 ;
农嵩 ;
张树球 ;
曹聪 ;
谭巧玫 ;
李凤莲 ;
赖腾芳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4, (03) :322-323
[2]   链脲菌素在糖尿病鼠模型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J].
王芳 ;
朱大菊 ;
孙明谨 ;
李雪锋 .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4, (01) :15-17
[3]   建立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的研究 [J].
嵇扬 ;
张癸荣 ;
王文俊 .
中医药学刊, 2003, (07) :1125-1126
[4]   四氧嘧啶致大鼠高血糖模型的实验研究 [J].
艾静 ;
郭健 ;
张永春 ;
刘欣 ;
何树庄 ;
杨宝峰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2) :94-96
[5]   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研究 [J].
贾雪梅,王惠珠,齐易详,陆云,孙骍,盛晓蓉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4, (02) :86-89
[6]  
药理实验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