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裂纹扩展机制和塑性区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邓蓉英
李禾
于桂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塑性区; 塑性域; 裂纹; 高倍缺陷(金属); 裂纹扩展速率; 平面应力状态; 裂纹面; 裂纹前缘; 疲劳裂纹扩展; 应力强度因子; 力学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用三点弯曲试样测定15MnVN钢在淬火和200℃低温回火状态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在循环载荷比R=0.5的恒幅条件下进行,并利用金属塑性变形在光滑表面上产生浮凸的现象,用相衬显微镜测定裂纹顶端单调塑性区尺寸。在平面应力状态下垂直于裂纹面方向的单调塑性区尺寸与相应的(Kmax/σs)2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0.21。根据Rice循环塑性区尺寸与单调塑性区尺寸关系,得到垂直裂纹面方向的循环塑性区尺寸与相应裂纹扩展速率之间为一指数关系。在裂纹扩展过程中,相对裂纹尺寸a/W约等于0.687时裂纹顶端从小范围屈服进入大范围屈服;a/W<0.687裂纹顶端的塑性变形约在θ=30—60°方向角内向两翼伸展;当a/W>0.687,不仅两翼向更大的θ角展开,而且在θ=0°附近塑性变形也有相当发展。金相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具有板条状马氏体组织的15MnVN钢疲劳裂纹扩展是以穿晶型的解理开裂方式进行的,是一种再生核扩展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206 +206-20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LOCAL YIELDING ATTENDING FATIGUE CRACK GROWTH [J].
HAHN, GT ;
ROSENFIE.AR ;
HOAGLAND, RG .
METALLURGICAL TRANSACTIONS, 1972, 3 (05) :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