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线的认识及时深转换的基准面问题

被引:14
作者
吕焕通
郑鸿明
赵峰
魏金兰
机构
[1] 新疆油田公司
[2]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物所
关键词
基准面; RG线; 地表高程; 平滑; 数据处理; 误差; 时深转换;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3.01.009
中图分类号
P631.44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RG线作为时深转换基准面的前提是 RG线等效于地表高程的平滑线。在以往以寻找构造圈闭为目的的勘探中 ,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原因如下 :1区域地表结构简单 ,RG线可近似为地表的平滑线 ,以地表的平滑线替代RG线的高程误差不大 ;2反射时间误差为几毫秒至几十毫秒 ,不会影响发现幅度较大的背斜构造。目前地震勘探以寻找低幅度构造、断层、以及砂体等构造—岩性油气藏为目标 ,要求地震资料从处理到解释都必须满足一定的精度 ,才能保证地震剖面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 ,RG线作为地震剖面解释的基准面是否合适值得探讨。本文详细论述了 RG线与地表平滑线之间的关系 ,其目的是说明 RG线并不等同于地表高程的平滑线 ,以RG线作为地震剖面解释的基准面会影响对地下构造形态的解释精度。文中还说明了如何解决时深转换的基准面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7+57 +57-1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地震勘探原理.[M].陆基孟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