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种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4
作者
王文章
机构
[1] 东北林学院林业系植物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抑制物质; 层积; 干藏; 提取物; 层析谱; 红松种子; 离体胚;
D O I
10.13759/j.cnki.dlxb.1978.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红松种子抑制物质的提取方法,并测定了抑制物质的总活性,以及分布在种子各部位(外种皮、内种皮、胚乳、胚)抑制物质的相对活性。从红松种子各部位提取的抑制物质,不仅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油菜幼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也对其层积后解除休眠变黄的红松离体胚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通过红松种子各部位抑制物质变化动态的初步测定,表明了红松种子的休眠可能与发芽的抑制物质存在有关系。干藏红松种子各部位提取物在层析谱上Rf值为0.6的区段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此而外,外种皮提取物在Rf值0.7区段,胚提取物在Rf值0.4,0.9区段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干藏种子经过层积之后,(即层积种子)各部位提取物与上述区段Rf值相比,其抑制作用有明显的下降。尤其是层积红松种子外种皮抑制物质基本消失或显著减少。 抑制物质易溶于乙醚、水、95%乙醇、丙酮,不溶于苯和氯仿。对高温(100℃)较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种子休眠生理概述 [J].
赵同芳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60, (03) :23-30
[2]  
种子工作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种子组编著, 1960
[3]   GERMINATION INHIBITORS [J].
EVENARI, M .
BOTANICAL REVIEW, 1949, 15 (03) :15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