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特殊性及其模式选择

被引:63
作者
任保平 [1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主体功能区; 发展模式;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91129.00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是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黄河流域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种区域,确定不同的开发方式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任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特殊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大,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集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域,以及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等方面。依据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路,从黄河流域的区情出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可以选择绿色发展导向下的分类发展、联动发展、协同发展和合作发展五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区划研究.[D].李征.河南大学.2009, 11
[2]  
协同合作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N].蔡之兵;.河南日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