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结构分形及优化——以苏州市区为例

被引:28
作者
黄泰 [1 ,2 ,3 ]
保继刚 [1 ]
刘艳艳 [1 ]
王行风 [4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苏州大学旅游管理系
[3] 滑铁卢大学环境学院
[4] 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
关键词
城市游憩场点系统; 等级结构; 空间结构; 分形优化; 苏州市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以苏州市区为例,采用Zipf分维数、空间关联维数以及交通长度-半径维数三个指标,分别对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等级结构、空间结构及交通网络通达性进行分维刻画。研究发现:首先,苏州游憩场点系统及其交通道路支持系统都具有较好的分形特性;其次,各分维指标能够准确地刻画城市游憩场点系统及交通道路支持系统的结构分异,可以为游憩场点系统的结构优化提供标准依据并指明方向;其三,苏州游憩场点系统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均呈现出一种核心松散、外围紧致的结构递变趋势,自组织能力的离心化现象比较突出;最后,从分形几何和系统论的角度揭示、证实了游憩场点系统和旅游景点系统在结构分形及自组织演化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南京市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 [J].
柏春广 ;
蔡先华 .
地理研究, 2008, (06) :1419-1426
[2]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分布的分形发育及演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 [J].
杨国良 ;
游勇 ;
李海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63-973
[3]   旅游流流量位序—规模分布变化及其机理——以四川省为例 [J].
杨国良 ;
张捷 ;
刘波 ;
李敏 ;
万全友 .
地理研究, 2007, (04) :662-672
[4]   基于分形方法的旅游景区(点)系统等级结构研究——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 [J].
戴学军 ;
林岚 ;
许志晖 ;
丁登山 .
地理科学, 2006, (02) :2244-2250
[5]   旅游交通网络空间分析——以浙江松阳县为例 [J].
张振宇 ;
汪波 .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6, (02) :219-222
[6]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关联维数分形研究——以南京市景区(点)系统为例 [J].
戴学军 ;
丁登山 .
资源科学, 2006, (01) :180-185
[7]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随机聚集分形研究——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 [J].
戴学军 ;
丁登山 ;
许志晖 ;
林岚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06-713
[8]   城市化:相变与自组织临界性 [J].
陈彦光 .
地理研究, 2004, (03) :301-311
[9]   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J].
苏平 ;
党宁 ;
吴必虎 .
地理研究, 2004, (03) :403-410
[10]   点-轴系统的分形结构及其空间复杂性探讨 [J].
刘继生 ;
陈彦光 ;
刘志刚 .
地理研究, 2003, (04) :447-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