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镇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及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30
作者
李义龙 [1 ,2 ]
廖和平 [1 ,2 ]
张亚飞 [1 ,2 ]
张茜茜 [1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西南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标准农田; 耦合协调度; 局部空间自相关; 障碍度模型;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9.02.013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地块为评价单元,通过建设适宜性、空间稳定性测度、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古路镇耕地进行分析评价,划分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并根据各项目区主要发展障碍明确项目建设模式及方向.研究表明:(1)古路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指数介于0.261 8~0.798 6之间,空间稳定性指数介于0.439 7~0.999 9之间,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空间稳定耦合协调度较高,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空间稳定性及其耦合协调关系在空间上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2)古路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划分为优先划定区、重点建设区、后备调控区和生态缓冲区等4个总体分区和19个详细分区,依据资源禀赋确定产业兴旺—集约高效、提质增效—产业培育、补齐短板—整合资源、生态宜居—环境整治等4个发展模式;(3)古路镇耕地资源总体上呈现"西优东劣""南退北稳"的空间格局,应充分发挥耕地资源优势,重视生态保护;(4)现行规划中古路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部位于优先划定区和重点建设区,布局较为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研究.[D].陈宁丽.河南理工大学.2016, 07
[2]  
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分区及选址研究.[D].雒振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09
[3]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637-650
[4]   高标准农田生态位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建立与应用 [J].
赵素霞 ;
牛海鹏 ;
张合兵 ;
张小虎 .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49 (01) :194-202
[5]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困”与“解” [J].
陈美球 ;
洪土林 ;
刘桃菊 .
中国土地, 2017, (07) :15-16
[6]   基于TOPSIS和热点分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区选择 [J].
赵冬玲 ;
何珊珊 ;
林尚纬 ;
张婷婷 ;
杨建宇 ;
张超 .
农业机械学报, 2017, 48 (07) :153-158
[7]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的高标准农田划定 [J].
杨建宇 ;
杜贞容 ;
杜振博 ;
黄婧瑶 ;
赵龙 ;
朱德海 .
农业机械学报, 2017, 48 (06) :109-115
[8]   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耕地质量空间集聚性和保护分区——以吉林省九台市为例 [J].
郭敏 ;
李淑杰 .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 (03) :206-210
[9]   用熵权法和改进TOPSIS模型评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效应 [J].
信桂新 ;
杨朝现 ;
杨庆媛 ;
李承桧 ;
魏朝富 .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 (01) :238-249
[10]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定与项目区选址研究 [J].
孙茜 ;
牛海鹏 ;
雷国平 ;
赵玉领 ;
张捍卫 ;
张合兵 .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12) :337-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