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杭州城市高温因子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3
作者
樊高峰 [1 ]
朱蓉 [2 ]
张小伟 [1 ]
马浩 [1 ]
机构
[1] 浙江省气候中心
[2]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关键词
高温; 西湖; 城市化; WRF/UCM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增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高温灾害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基于WRF/UCM模式,研究了西湖与城市化进程两个因子对杭州城市高温的影响。设计了三组试验:试验1为采用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的控制试验;试验2在试验1的基础上将西湖替换为水田;试验3与试验1相同,但采用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比试验1与试验2,发现西湖的存在对杭州白天高温有减缓作用、夜间高温有促进作用,总体而言对杭州城市高温有正贡献;对比试验1与试验3,发现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热岛效应加剧了杭州高温,使高温区域面积显著增加;热岛效应对白天高温与夜间高温均有促进作用,但对白天高温的影响更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杭州市高温灾害风险区划与评价.[D].黄慧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09
[2]  
北京夏季高温特征、成因及其模拟研究.[D].李雨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09
[3]   重庆市城市高温变化特征分析及对策初探 [J].
何泽能 ;
左雄 ;
白莹莹 ;
杨世琦 .
高原气象 , 2013, (06) :1803-1811
[4]   城市化对北京夏季极端高温影响的数值研究 [J].
郑祚芳 ;
高华 ;
王在文 ;
刘伟东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10) :1689-1694
[5]   宁夏高温气候特征及其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J].
杨建玲 ;
冯建民 ;
闫军 ;
王建英 ;
郑广芬 .
中国沙漠, 2012, 32 (05) :1417-1425
[6]   杭州市高温致灾因子危险性风险区划 [J].
黄慧琳 ;
缪启龙 ;
潘文卓 ;
宋健 ;
葛小清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2, 35 (02) :51-56
[7]   基于随机重排去趋势波动分析的极端高温事件研究及其综合指标的建立 [J].
侯威 ;
章大全 ;
钱忠华 ;
封国林 .
高原气象, 2012, 31 (02) :329-341
[8]   武汉、合肥、南昌近40 a夏季高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前期海温异常的可能联系 [J].
王晓莉 ;
陈海山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6 (02) :250-255
[9]   近50年江苏省夏季高温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郑有飞 ;
丁雪松 ;
吴荣军 ;
尹继福 .
自然灾害学报, 2012, 21 (02) :43-50
[10]   WRF模式陆面参数扰动对一次西北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 [J].
李安泰 ;
何宏让 ;
张云 .
高原气象 , 2012, (01) :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