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及趋势分析——以广西为例

被引:16
作者
张鹏
丘萍
机构
[1] 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
岩溶地区; 旅游生态安全; PSR模型; 变化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402 ;
摘要
岩溶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根据岩溶地区旅游发展的特点,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同时从生态安全的概念出发,涵盖生态风险、生态健康和生态足迹指标,建立了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调整的主要指标包括:土地压力指标、旅游经济密度、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雨量指标、旅游空间密度、游客密度指数、旅游收入指标等。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熵权法,分别引入2012年和2007年两年的数据,对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变化趋势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从现状评价看,2007、2012年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水平总体较低,处于安全级别的城市主要位于广西中部区域,其他城市则处于不安全级别;(2)从影响指标看,经济状态和旅游生态状态对当地的旅游生态安全影响较大;(3)从变化趋势看,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状态逐渐好转,广西中部地区保持安全状态,紧邻广西中部地区的地市处于持续危险区域,但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梧州和贵港两个位于广西东部的城市同样处于持续危险区域,但是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小幅下降趋势;(4)旅游生态安全状态和趋势与岩溶分布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安全预警测度及时空格局 [J].
徐成龙 ;
程钰 ;
任建兰 .
经济地理, 2014, 34 (03) :149-155
[2]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辽河流域生态安全演变趋势 [J].
王耕 ;
王嘉丽 ;
王彦双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01) :122-128
[3]   长江上游农业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空间特征研究 [J].
任平 ;
洪步庭 ;
周介铭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2) :65-69
[4]   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 [J].
肖建红 ;
于庆东 ;
刘康 ;
陈东景 ;
陈娟 ;
肖江南 .
地理学报, 2011, 66 (06) :842-852
[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咸阳市为例 [J].
杜忠潮 ;
李志霞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03) :110-115
[6]   旅游生态安全视野的政府与市场分工 [J].
周大庆 .
经济地理, 2011, 31 (03) :514-517
[7]   沱江流域生态安全预警及其生态调控对策 [J].
孟兆鑫 ;
李春艳 ;
邓玉林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2) :1-8
[8]   西南岩溶区生态旅游评价模型研究 [J].
姚长宏 ;
陈田 ;
刘家明 .
中国岩溶, 2008, (01) :80-85
[9]   基于生态安全的草原旅游发展研究 [J].
吕君 ;
刘丽梅 .
经济纵横, 2007, (14) :44-46
[10]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 [J].
胡宝清 ;
曹少英 ;
江洁丽 ;
方业星 .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6, (01)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