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沿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效率研究

被引:4
作者
黄珂 [1 ]
陈竹 [2 ]
张安录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地城市流转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随机前沿分析; 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法; Copeland计分排序法; 武汉城市圈;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4.07.004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研究目的:衡量农地城市流转效率,为优化土地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同时采用DEA与SFA法测度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比较分析不同内涵层次效率的时空差异;在利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法验证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运用Copeland计分排序法对两组结果进行组合。研究结果:(1)2001—2012年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综合效率偏低,其中纯技术效率高于规模效率;(2)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值在时间上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性;(3)随着与武汉市距离的增大,城市圈各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下降,面积较小城市的增量用地利用更加有效。研究结论:结合DEA与SFA方法能克服其单独运用时的缺陷,得到内涵更全面并具有横向和纵向可比性的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测度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J].
张雄 ;
张安录 ;
闵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3) :146-151
[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农地城市流转效率研究 [J].
崔新蕾 ;
钟海玥 ;
张安录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1) :289-294
[3]   城市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 [J].
张友祥 ;
金兆怀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09) :49-54
[4]   基于DEA的中国农地非农化效率及其变化 [J].
赵雲泰 ;
黄贤金 ;
陈志刚 ;
彭佳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10) :1228-1234
[5]   基于DEA模型的城市用地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J].
杨志荣 ;
吴次芳 ;
靳相木 ;
姚秋萍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1) :14-18
[6]   农地非农化代际配置与农地资源损失 [J].
谭荣 ;
曲福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3) :28-34
[7]   现阶段农地非农化配置方式效率损失及农地过度性损失 [J].
谭荣 ;
曲福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3) :3-8
[8]   农地非农化的空间配置效率与农地损失 [J].
谭荣 ;
曲福田 .
中国软科学, 2006, (05) :49-57
[9]   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 [J].
陈江龙 ;
曲福田 ;
陈雯 .
管理世界, 2004, (08) :37-42+155
[10]   我国城市生产函数的初步研究 [J].
陈福军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1, (01)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