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被发明

被引:36
作者
郑杭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传统的重构和新构; 现代性的正向和负向; 被发明的传统的社会功能;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08.03.022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文提出现代性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现代的成长"与"传统的(被)发明"的有机统一;论证了现代"发明"传统的两种方式:现代赋予传统不同于过去的新的含义(重构),现代创造出相应的新的传统(新构);分析了现代"发明"传统的两个方向:主要指向现代性积极的正向方面,以及主要指向现代性消极的负向方面;本文还阐释了传统与过去、现在、将来的关系,被发明的传统的社会功能,以及正确把握传统与现代关系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特别表现在,作为各种思潮汇集点的当代中国,每种思潮都离不开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维吾尔族割礼仪式及其变迁——从乡村到都市的嬗变 [J].
迪丽拜尔·苏来曼 .
新疆社会科学, 2007, (04) :66-70
[2]  
传统的发明[M]. 译林出版社 , (英)E.霍布斯鲍姆(E.J.Hobsbawn),(英)T.兰格(TerenceRanger)著, 2004
[3]  
自由主义的终结[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伊曼努尔·华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