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11
作者
赵科伕
胡明霞
机构
[1] 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 职业中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合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依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的信息,对合肥市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合肥市共报告突发公共事件51起,职业中毒是主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总体的45.10%,也是病例死亡的重要原因,且职业中毒事件的构成在逐年增加;其次为传染病类,占总起数的37.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3~7月,城市地区的事件主要是职业中毒,而农村地区主要为传染病疫情;发病人群以工人和学生为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性在逐年增加。结论针对高发季节和高危人群,尤其是职业中毒事件要做好突发疫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以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3500 / 350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岛市2000—2007年突发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 [J].
徐春生 ;
曹卫华 .
职业与健康, 2009, 25 (01) :12-14
[2]   我国职业中毒的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J].
丁洁瑾 ;
孙宝林 ;
郝鹏鹏 ;
丁晨阳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01) :63-66
[3]   急性化学物中毒应急救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
黎明 ;
陈可风 ;
付晓青 .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7, (06) :383-384
[4]   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J].
张龙连 ;
卢玲 ;
郭凤英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7, (05) :259-261
[5]   1997—2006年苏州市新诊职业中毒病例分析 [J].
毛洁 ;
苏青 .
职业与健康, 2007, (15) :1300-1301
[6]   长沙市2003~200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J].
刘如春 ;
胡伟红 ;
张劲夫 ;
胡强 .
中国热带医学, 2007, (05) :812-813
[7]   天津市2004~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J].
周萍 ;
张文生 .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 (02) :161-163
[8]   1989至2003年全国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特征 [J].
张敏 ;
李涛 ;
王焕强 ;
王鸿飞 ;
陈曙旸 ;
杜燮讳 ;
张爽 ;
秦戬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6, (12) :707-711
[9]   湖南省2004~2005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J].
丁胜非 ;
陈碧云 ;
段红英 ;
刘咸桢 ;
张程 ;
饶俊 ;
李欣 .
实用预防医学, 2006, (03) :654-655
[10]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建设现状 [J].
舒彬 ;
廖巧红 ;
聂绍发 .
疾病控制杂志, 2005, (06)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