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碳减排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5
作者
杨卫华 [1 ]
初金凤 [1 ,2 ]
吴哲 [3 ]
孟海燕 [1 ]
李小立 [1 ]
机构
[1] 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2] 北京华通三可节能评估有限公司
[3]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低碳交通; 新能源汽车; 碳减排; 影响因素;
D O I
10.13205/j.hjgc.201412034
中图分类号
X734.2 [汽车];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从全球范围看,城市交通运输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低碳交通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的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我国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以气电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以华北地区某公共交通建设项目为例,运用CDM方法学对气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碳减排进行了计算,并探索了气电混合动力汽车碳减排的影响因素;最后分别从优化发电能源结构、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蓄电池研发和改善我国交通情况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低碳交通的措施,以期为今后低碳交通项目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城市交通能源消耗模型研究.[D].孙浩.北京交通大学.2011, 09
[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罗少文.复旦大学.2008, 03
[3]  
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D].张小东.重庆大学.2008, 06
[4]  
TowardsaPracticalCDMMethodologyforCMMinChina..VrolijkC;CreedyD;GarnerK;.2004第四届国际煤层气论坛论文集.2004,
[5]   浅谈天然气动力汽车的节能减排潜力评估 [J].
徐洋 ;
唐诗 ;
周泽彬 ;
王子豪 ;
江元浩 .
城市建筑, 2013, (16) :265-265
[6]   磷酸铁锂电池用于煤矿蓄电池机车的可行性分析 [J].
邢海龙 ;
邹甲 ;
黄飞 .
煤矿机械, 2013, 34 (05) :254-257
[7]  
低碳交通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施晓清;李笑诺;杨建新;.环境科学.2013, 01
[8]   基于全周期能源利用效率的电动汽车节能减排分析 [J].
孔维政 ;
李琼慧 ;
汪晓露 .
中国电力, 2012, 45 (09) :64-67
[9]   电辅助式混合动力装置在汽车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J].
周泉 .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 11 (09) :106-107+109
[10]   磷酸铁锂电池在移动基站中的应用 [J].
石伟宏 ;
武亚波 .
电信技术, 2010, (12)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