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74
作者
杨宇峰 [1 ]
王庆 [1 ]
陈菊芳 [1 ]
庞世勋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河口; 浮游动物生态学;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河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时空分布、生物量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若干研究进展。河口地区潮流、径流共存,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环境因子复杂多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因此,研究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近海生态系统的特征。河口水域重要的浮游动物有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糠虾、水母等。环境因素和人类的活动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受到食物、温度、盐度、动物摄食以及径流等因素的影响,盐度是决定浮游动物分布的关键性非生物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在河口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微食物网和传统食物网连接的关键环节。浮游生物网是采集浮游动物样品的主要工具,对研究结果有重要影响,我国许多学者使用浅水Ⅰ型或Ⅱ型浮游生物网(网孔为507μm和169μm)采集样品,导致小型和微型浮游动物(如无节幼体)逃逸,研究结果被严重低估,而这些小型和微型浮游动物是幼鱼的重要开口饵料,因此合适的浮游生物网对于研究浮游动物极其重要。并对今后我国河口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76 / 5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J].
郭沛涌 ;
沈焕庭 ;
刘阿成 ;
王金辉 ;
杨元利 .
生态学报, 2003, (05) :892-900
[2]   东线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口咸水入侵影响及对策 [J].
沈焕庭 ;
茅志昌 ;
顾玉亮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2) :150-154
[3]  
珠江口伶仃水道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分析[J]. 刘玉,李适宇,董燕红,吴仁海,陈新庚.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S2)
[4]   海洋浮游动物学研究 [J].
李少菁 ;
许振祖 ;
黄加祺 ;
曹文清 ;
陈钢 ;
柯才焕 ;
陈丽华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574-585
[5]   中国内河航运回顾与展望 [J].
孙国庆 .
中国水运, 2001, (01) :29-31
[6]   潍河口浮游动物优势种的肠道色素含量分析及其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J].
李超伦 ;
王克 ;
王荣 .
海洋水产研究, 2000, (02) :27-33
[7]   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J].
杨宇峰 ;
黄祥飞 .
湖泊科学, 2000, (01) :81-89
[8]   长江口河口锋区浮游动物生态研究Ⅲ优势种的垂直分布 [J].
徐兆礼,王云龙,陈亚瞿,胡辉,韩明宝,李兴华 .
中国水产科学, 1995, (01) :64-70
[9]   长江口河口锋区浮游动物生态研究Ⅰ生物量及优势种的平面分布 [J].
陈亚瞿,徐兆礼,王云龙,胡方西,胡辉,谷国传 .
中国水产科学, 1995, (01) :49-58
[10]   九龙江口枝角类的分布附视频 [J].
陈亚萍 ;
黄加祺 .
台湾海峡, 1992, (03) :2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