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10
作者
姚斌
机构
[1] 国家保密局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保密工作; 个人信息; 涉密人员; 大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5 ;
摘要
进入信息社会,个人信息与国家安全存在联系,泄露后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应当扩展《网络安全法》第76条规定的个人信息概念,重构其"二维结构",厘清涉密人员个人信息、非涉密人员个人敏感信息与国家安全的关联性,以及个人信息泄露对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影响,建议构建个人信息保护的保密工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个人敏感信息界定之构想 [J].
胡文涛 .
中国法学, 2018, (05) :235-254
[2]   社交媒体情报研究 [J].
胡雅萍 ;
洪方 .
情报杂志, 2018, 37 (03) :15-21
[3]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研究 [J].
陶茂丽 ;
王泽成 .
情报探索, 2016, (01) :12-19
[4]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5, (03) :38-59
[5]   大数据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J].
齐爱民 ;
盘佳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7 (03) :24-29+38
[6]  
全球信息保密管理:在网络环境下的跨境信息流[J]. 史本懿,林举琛,黄义也,Paul M.Schwartz.科技与法律.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