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探讨

被引:12
作者
陈立翠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哮喘; 补肾法; 扶正祛邪; 儿科疾病;
D O I
10.13593/j.cnki.51-1501/r.1999.03.003
中图分类号
R272 [中医儿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0 ;
摘要
根据肺肾均有抗御外邪、同主津液运行和同主呼吸的机理, 提出小儿支气管哮喘以素禀肾虚为内因, 外邪侵袭为诱因, 而痰是外邪袭肺和肾虚不能化气的病理产物; 痰声作哮是现象, 气之升降不利是实质, 哮喘病的本虚是肾虚。由于肾气虚, 不能卫外御邪; 肾虚水泛, 湿聚为痰; 肾虚不能纳气而致呼吸困难。肾虚决定了小儿哮喘的反复发作。故治疗哮喘病, 当予补肾法。本病为上实下虚、本虚标实之证。故在发作时也宜标本同治, 攻补兼施, 调气着手, 宣降纳并举。将发作期分为肺热肾虚型和肺寒肾虚型。肺热肾虚型用自拟银翘麻杏汤加减 ( 药用: 银花、连翘、肺经草、百部各15 g , 麻黄、地龙各10 g ,杏仁、苏子、葶苈子各8 g , 白花蛇舌草20 g , 胡桃仁4 枚 ( 打破) , 女贞子15 g , 胡芦巴、补骨脂各8 g) 。肺寒肾虚型用自拟麻杏二陈汤加减 ( 药用: 麻黄、杏仁、地龙、苏子各10g , 陈皮、法夏、葶苈子各8g ,白芥子5 g , 白花蛇舌草20 g , 百部、肺经草各15 g , 加胡桃仁4 枚( 打破) , 淫羊藿、胡芦巴各8 g , 补骨脂10 g 。
引用
收藏
页码:5 / 6+9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一些滋阴助阳药调整β肾上腺素受体cAMP系统及M胆碱受体cGMP系统间失平衡的分子机理 [J].
易宁育,夏宗勤,胡雅儿,吕志良,向荣 .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4, (06) :10-12+6
[2]   “温阳片”防治支气管哮喘远期疗效观察 [J].
许得盛 ;
沈自尹 ;
胡国让 ;
张玲娟 ;
陈伟华 ;
不详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989, (12)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