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和资产收益的联动效应——源自通缩与通胀时期的证据

被引:1
作者
李巍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货币供应; 通货膨胀; 证券市场指数收益; 房地产市场指数收益;
D O I
10.16538/j.cnki.jfe.2008.12.010
中图分类号
F822.5 [通货膨胀];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建立一个由货币供应、通货膨胀、证券以及房地产市场指数收益指标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利用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以及货币流动性充裕、通胀水平相对较高时期的月度数据,对这些参变量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调整动力学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提示:(1)宏观当局在实行货币政策时,必须同时防止出现严重的货币流动性过剩或不足;(2)有效抑制国内物价水平短期内的大幅波动,维持国内经济和社会稳定;(3)完善国内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维护投资者信心,使其保持稳步上扬的态势;(4)加大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避免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使其逐步与其他宏观经济金融变量建立起比较稳固的长期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全球化、通货紧缩和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的新挑战 [J].
陆磊 .
金融研究, 2008, (01) :1-16
[2]   流动性过剩的测量、根源和风险涵义 [J].
张明 .
世界经济, 2007, (11) :44-55
[3]   理解流动性过剩 [J].
余永定 .
国际经济评论, 2007, (04) :5-7
[4]   资本流出、货币供给与通货紧缩——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检验 [J].
熊鹏 ;
牛晓健 .
海南金融, 2005, (09) :7-11+38
[5]   资产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J].
刘金全 ;
王风云 .
财经研究, 2004, (01) :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