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守护:“沙溪复兴工程”的乡土困境

被引:2
作者
张颖 [1 ,2 ]
朱鹏 [2 ]
杨娇娇 [2 ]
机构
[1]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
[2] 厦门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系
关键词
“沙溪复兴工程”; 乡土; 文化遗产; 人类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沙溪复兴工程"在中国近十年来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被誉为典范,但其背后的一系列矛盾隐忧也代表了"乡土中国"所面临的困境和迷思。一方面,他者的发现以遗产保护的名义对我们进行着观念启蒙,构建了特殊的历史情境;另一方面,家园守护的责任促使我们对遗产与旅游、启蒙与复兴的关系进行反思和重构。没有对中国化"乡土价值"认知与认同的传袭,就不会有国际范"乡土景观"美丽和美好的呈现。在文明的冲击与冲突下,亦悖论地存在着相互成就的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传统与真实性——沙溪乡土建筑实践 [J].
黄印武 .
建筑师, 2012, (04) :23-29
[2]   文化遗产保护的形与神——从沙溪复兴工程实践反思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J].
黄印武 .
建筑学报, 2012, (06) :50-57
[3]   沙溪复兴工程 [J].
杨德志 ;
纳敏 .
中国文化遗产, 2010, (04) :102-103
[4]   复兴茶马古道:沙溪坝和寺登村的光彩未来 [J].
雅克·菲恩纳尔 ;
纳敏 ;
黄印武 ;
威利·施密特 ;
拉尔夫·菲恩纳尔 ;
张振成 .
中国文化遗产, 2006, (02) :38-48+6
[5]  
走进沙溪古镇.[M].段鸿胜.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
[6]  
乡土中国.[M].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  
安达曼岛人.[M].(英)拉德克利夫-布朗(AlftrdR.Radcliffe-Brown)著;梁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  
东方学.[M].(美)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著;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