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段活动断层运动速度及驱动机理

被引:11
作者
吴珍汉
胡道功
吴中海
叶培盛
刘琦胜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活动断层; 运动速度; 驱动机理;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大比例尺活动断层勘测调查基础上,通过测定典型断层位移和活动时代,计算重要活动断层运动速度,分析青藏高原中段地壳水平运动规律。发现青藏高原中段晚更新世—全新世发育大量NW—NWW—近EW向活动断裂,其中昆仑山活动断裂、可可西里南缘活动断裂、通天河活动断裂、崩错活动断裂、念青唐古拉山东麓活动断裂和雅鲁藏布江活动断裂水平运动速度达6~10mm/a,风火山活动断裂、乌丽活动断裂和雁石坪活动断裂水平运动速度达3~4mm/a ,唐古拉山活动断裂与格仁错活动断裂水平运动速度约2mm/a。自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中段存在显著的地壳东向运动,相对于柴达木地块的地壳东向运动速度自南北两侧向中部逐步增大,至唐古拉山地区达最大值约4 0mm/a。青藏高原中段断裂活动、地壳运动与近SN向构造挤压及地壳内部东向水平剪切存在动力学成因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青藏铁路沿线断裂活动的灾害效应 [J].
吴珍汉 ;
叶培盛 ;
吴中海 ;
胡道功 ;
周春景 .
现代地质, 2003, (01) :1-7
[2]   由活断层评价地震灾害的讨论 [J].
郭增建 ;
吴瑾冰 ;
郭安宁 .
国际地震动态, 2003, (02) :7-9
[3]   青藏高原北部库玛断裂东、西大滩段全新世地震形变带及其位移特征和水平滑动速率 [J].
任金卫 ;
汪一鹏 ;
吴章明 ;
叶建青 .
地震地质, 1993, (03) :285-288
[4]   青藏高原北部金沙江、澜沧江缝合线晚第四纪的活动性 [J].
吴章明 ;
汪一鹏 ;
任金卫 ;
叶建青 .
地震地质, 1993, (01) :28-31+97
[5]  
青藏高原岩石圈现今变动与动力学[M]. 地震出版社 , 马宗晋等主编, 2001
[6]  
活动构造基础与工程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马宗晋 主编, 1992
[7]  
西藏中部活动断层[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编, 1992
[8]  
Discussiononearth quakedisasterassessmentsbyactivefaults .2 GuoZengjian,WuJinbing,GuoAnning. RecentDevelopmentinWorldSeismology . 2003
[9]  
Co-seismic strike-slip and rupture length produced by the 2001 Ms 8.1 Central Kunlun Earthquake .2 LinAiming,Fu Bihong,Guo Jianming,ZengQingli,Dang Guangming,He Wengui,and Zhao Yue. Science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