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的有效压力系统研究

被引:10
作者
吴财芳
秦勇
韦重韬
傅雪海
杨兆彪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煤层气成藏; 有效压力系统; 演化; 沁水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有效压力系统是宏观动力能共同作用于煤储层而形成的压力体系,是联系煤储层地层能量与煤层气成藏的桥梁和纽带。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构造应力、地下水水头高度以及地下水矿化度。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有效压力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影响煤层气藏形成和破坏的关键时期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末,本阶段有效压力系统处于开放体系和封闭体系不断转换的状态,并因此造成煤储层孔裂隙大量形成,不仅为有效运移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沁水盆地南部区域高煤级煤层气藏的可采性埋下了伏笔。
引用
收藏
页码:1372 / 137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煤层甲烷地质演化史数值模拟.[M].韦重韬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2]   高煤级煤储层煤层气产能"瓶颈"问题研究 [J].
傅雪海 ;
秦勇 ;
姜波 ;
韦重韬 .
地质论评, 2004, (05) :507-513
[3]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动力学机制研究 [J].
叶建平 ;
武强 ;
叶贵钧 ;
陈春琳 ;
岳巍 ;
李红柱 ;
翟振荣 .
地质论评, 2002, (03) :319-323
[4]   华北部分矿区煤储层压力研究 [J].
张延庆 ;
唐书恒 .
地球学报, 2001, (02) :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