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汛期旱涝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30
作者
段长春 [1 ]
朱勇 [2 ]
尤卫红 [3 ]
机构
[1]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云南省气候中心
[3]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云南省; 汛期旱涝; EOF及合成分析; OLR; 影响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Z指数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析等对云南省汛期(5~10月)降水作旱涝等级划分、型态分布和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云南省各地汛期降水具有一致性,1980年代以来,汛期旱涝有更频繁发生的趋势,东、西部和东南部地区为云南省全省旱涝多发区。对比分析了云南旱涝年的大气环流特征,发现两者显著差异:涝年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亚洲区域自西向东为“-+-”波列结构,云南北部低槽活跃,反映出有强冷空气活动的环流背景,伊朗高压及青藏高压活跃,利于与副热带高压形成“两高辐合”的强降水形势;低层850 hPa水汽输送和OLR场特征揭示出低纬度热带海洋具有强烈的水汽输送机制;旱年则反之。并讨论了导致云南汛期旱涝的热带强迫源区主要位于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可能机制是热带强迫所激发的大尺度准定常波列的传播。
引用
收藏
页码:402 / 4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前期大气环流和海温变化对云南汛期雨量的影响 [J].
严华生 ;
鲁亚斌 ;
程建刚 ;
段鹤 ;
杨素雨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3) :248-256
[2]   中高纬度气压系统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J].
柳艳香 ;
郭裕福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2) :129-135
[3]   亚洲地面气温异常对中国汛期雨带位置的影响研究 [J].
田永丽 ;
曹杰 .
高原气象, 2004, (03) :339-343
[4]   云南2002年雨季偏早的环流特征分析 [J].
刘瑜 ;
马振锋 ;
陶云 ;
龙春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S1) :102-109
[5]   青藏高原—季风水汽输送“大三角扇型”影响域特征与中国区域旱涝异常的关系 [J].
徐祥德 ;
陶诗言 ;
王继志 ;
陈联寿 ;
周丽 ;
王秀荣 .
气象学报, 2002, (03) :257-266+385
[6]   云南旱涝特征 [J].
段旭 ;
尤卫红 ;
郑建萌 .
高原气象, 2000, (01) :84-90
[7]   云南初夏降水与前期大气环流的关系 [J].
琚建华 ;
李绚丽 .
高原气象, 1999, (01) :3-5
[8]   大气环流变化对云南5月雨量的影响及其预报 [J].
严华生 ;
张青 ;
尤卫红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4, (02) :105-111
[9]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热状态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 [J].
黄荣辉 ;
孙凤英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4, (02) :14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