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神经功能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31
作者
魏雪涛 [1 ]
刘海花 [2 ]
马如静 [1 ]
机构
[1] 河北省迁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
[2] 河北省迁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
关键词
卒中,缺血性; 阿替普酶; 醒脑静注射液; 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对神经功能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1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于患者发病4.5 h静脉推注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剂量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其中1 min内静脉推注总量的10%,剩余的90%以输液泵静脉滴注,持续1 h滴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脉注射液10~2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评分、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并采用CT评价缺血面积。结果 2组治疗前NDS、ESS、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DS评分低于治疗前,MoCA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SS评分治疗后略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DS评分低于对照组,ESS、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SOD、M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OD水平高于治疗前,MD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脑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脑梗死面积与治疗前比较显著缩小(P<0.05),治疗组治疗后脑梗死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氧化自由基的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2155 / 215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伴意识障碍临床观察 [J].
郭飞 ;
黎蓓蓓 ;
焦常新 ;
曹佑德 ;
赵标 ;
张冠 .
新中医, 2014, 46 (12) :55-56
[2]   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下调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PAR1和AQP4表达 [J].
李国良 ;
马承泰 .
临床医学工程, 2014, 21 (11) :1401-1403
[3]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Meta分析 [J].
张莉娜 .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30) :90-90
[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影响 [J].
姚伯昕 ;
黄银辉 ;
陈雅芳 ;
欧阳宛炯 ;
蔡若蔚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 (19) :2044-2047
[5]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J].
娄益飞 .
中国中医急症, 2014, 23 (05) :984-985
[6]   化痰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8例 [J].
孙静 ;
张龙生 ;
汪歆宁 ;
时磊 ;
董宝杰 .
陕西中医, 2013, 34 (11) :1469-1470
[7]   补阳还五汤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8例 [J].
李应宏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13) :304-307
[8]   疏血通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J].
林香玉 ;
黄美凤 ;
陈润清 ;
吕颜梦 ;
李静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 (04) :402-405
[9]   丹参酮Ⅱ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J].
张焱 ;
逯琴 ;
赵晓雯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06) :658-659
[10]   爱通立联合参附注射液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1例疗效观察 [J].
刘南 ;
于涛 .
中国中医急症, 2008, (03) :3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