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角色定位

被引:11
作者
关士续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创新网络; 大学的社会功能;
D O I
10.16822/j.cnki.hitskb.2004.05.001
中图分类号
G647.5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不是大学科技园中的技术创新主体。大学也不应扮演大学科技园“管理者”和“规划者”的角色。成功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实质,在于它构成了区域创新网络。纵向科层结构习用的管理办法和管理体制对创新网络而言已完全成为了一种过时的概念。在中国,大学在大学科技园中的作用之所以被不适当地夸大了,是因为我们在两个问题上踏入了认识误区:一是没有看到科学与技术之间不容忽视的区别;二是随意扩大和转移了大学的社会功能。大学的开放化、大学与社会接触的多元化、大学社会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的社会功能。大学的主要社会功能仍然是实现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不在于直接为社会创造经济财富。“科学—技术—经济”线性思维模式使人们对大学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要求大学从科学场域再踏入经济场域,这不仅是大学所无法做到的,而且必将妨碍大学应有的社会功能的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关于大学科技园的一个网络分析 [J].
王大洲 .
科学学研究, 2004, (02) :164-169
[2]   硅谷创新网络形成过程的历史考查 [J].
刘丽莉 ;
关士续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12) :13-15+42
[3]   如何构建中国大学创新体系 [J].
欧阳康 .
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0) :31-34
[5]   高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若干问题研究 [J].
黄跃雄 ;
胡卓加 ;
吴锡尧 .
中国科技论坛, 2001, (06) :57-59
[6]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产业群——地方竞争优势的源泉 [J].
王缉慈 ;
童昕 .
战略与管理, 2001, (06) :28-36
[7]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J].
聂规划 ;
魏彦武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04) :79-80
[8]   我国产学研实践中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 [J].
顾海 .
中国科技产业, 2001, (04) :20-23
[9]   科学、技术与经济间关系的制度分析 [J].
王大洲 ;
关士续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01) :29-32+42
[10]   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 [J].
G·卡斯帕尔 ;
夏洪流 ;
周刚 ;
曾明 ;
邹鹏 .
高等教育研究 , 1999, (03)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