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对鲤鱼肝微粒体芳烃羟化酶的诱导

被引:8
作者
徐楠
王春霞
呼世斌
徐盈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2] 西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系!陕西杨凌
[3]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关键词
芳烃羟化酶; 多环芳烃; 鲤鱼; 诱导;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00.06.004
中图分类号
X835 [生物监测、生态监测];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鲤鱼肝微粒体为实验体系 ,研究了被五种多环芳烃 ( PAH)化合物菲、9,1 0 -菲醌、芘、1 -羟基芘、苯并芘污染后 ,其芳烃羟化酶 ( AHH)的活性变化 ,发现多环芳烃对 AHH的诱导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AHH活性升高的大小可以作为监测多环芳烃对水体污染程度的一种生物指标。五种多环芳烃对 AHH诱导能力的大小为 1 -羟基芘 >苯并芘 ;9,1 0 -菲醌 >芘 >菲 ,与其毒性大小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鲫鱼肝微粒体芳烃羟化酶指示多环芳烃对水体污染的研究 [J].
朱必凤,马海燕 .
中国环境科学, 1995, (02) :153-156
[2]  
苯并(a)芘与人血淋巴细胞DNA共价结合的实验研究[J]. 杨业鹏,徐厚恩,芦春林,仪明光.中国环境科学. 1993 (02)
[3]  
致癌有机物[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王连生等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