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磷肥分次滴灌施用提高马铃薯群体磷素吸收及磷利用率的作用
被引:30
作者:
邢海峰
[1
]
石晓华
[2
,3
]
杨海鹰
[3
]
樊明寿
[2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3]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繁育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滴灌条件;
马铃薯;
高产群体;
磷素吸收;
磷素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2 [马铃薯(土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近年来,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的马铃薯产量,45000 kg/hm2以上已屡见不鲜,但由于高产马铃薯磷素吸收规律的研究缺乏,磷肥使用不合理导致高产不能持续,磷肥利用率偏低。因此深入研究高产马铃薯群体的磷素营养规律,配合滴灌可为马铃薯持续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滴灌试验,以克新1号原种为试材,设置当地农户栽培模式与高产创建田生产模式,对2年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滴灌条件下高产马铃薯群体磷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结果】与农户模式相比,高产模式马铃薯单株结薯数(8.2 No./plant)提高了9.3%,商品薯率(96.0%)提高了2.3%;从块茎形成期到块茎膨大期,高产马铃薯群体磷素日积累量达到0.67~0.78 kg/hm2,较农户模式提高了37%,整个生育期马铃薯群体磷素的积累量达到44.3~55.3 kg/hm2,较农户模式高10.0~12.1kg/hm2,磷素转运率达85%87%,也显著高于农户模式。高产马铃薯1000 kg块茎需磷量为1.95~2.10 kg,磷肥利用率21.6%23.6%。【结论】在磷肥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利用滴灌分6次施用,与农户模式相比,显著提高结薯数量及单薯重,在块茎形成至膨大的关键时期以较快速率持续吸收磷素保证了植株在减量供磷条件下吸收磷素的高效性,分期供磷使磷肥利用率有了明显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87 / 99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