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神经症病因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20
作者
王宇中
冯丽云
王志铭
施学忠
机构
[1] 河南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2] 河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神经症病因; 多因素分析; 交互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7 [神经官能症];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人格、负性生活事件和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在神经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 :对某医科大学在校生进行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 ,进行EPQ测试和EMBU及大学生生活事件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对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 :影响神经症的主要因素是EPQ -N ,其次为负性生活事件和父母的不良教育方式。EPQ -E (低分 )、父母不良教养方式和情感温暖 (低分 )与EPQ -N协同作用时 ,则会产生拮抗作用 ,EPQ -E和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神经症发生呈负相关。结论 :( 1)神经质素质是神经症发病的主要因素 ;( 2 )父母教养方式与神经质素质之间有交互拮抗作用 ;( 3 )EPQ -E和父母情感温暖是神经症发病的保护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 [J].
王宇中 ;
冯丽云 ;
王志铭 ;
李克均 ;
张国强 ;
杨中华 ;
肖战峰 ;
何文高 ;
王保娣 ;
薛志芬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04) :206-207+205
[2]   社会支持、人格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 [J].
许崇涛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7, (02) :29-32
[3]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 [J].
陈仲庚 .
心理学报, 1983, (02) :211-218
[4]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等 编, 1995
[5]  
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曾光 主编, 1994
[6]  
神经症[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许又新编著, 1993
[7]  
精神疾病流学调查手册[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调查手册》编写委员会, 1985
[8]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Holmes TH,Rahe RH.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 1967
[9]  
Psychosocial variables and the life event anxiety depression link. Cooke DJ.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