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地区震旦系充填白云石与古岩溶

被引:8
作者
向芳
张锦泉
陈洪德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充填白云石,形成环境,风化壳岩溶,埋藏岩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P578.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资阳地区震旦系地层中溶孔、溶缝、溶洞充填矿物序列、白云石的矿物学特征及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等的详细分析,认为有两种类型的充填白云石存在:一种是与淡水作用有关的“纤状”白云石(构成葡萄状花边)及粉—细晶白云石,具有低Fe2+,低Mn2+,低Sr2+,δ13C在0‰值附近,δ18O偏负值;另一种与埋藏作用有关的异形白云石,它包括叶片状白云石和乳白色粗晶白云石,具有高Fe2+,高Mn2+,高Sr2+,δ13C偏负,δ18O为较大负值。它们的形成分别与准同生期、风化期的充填作用及埋藏期的充填作用有关。根据这些特征并结合区域构造史、盆地演化史等方面的资料得出:该区震旦系地层遭受过风化壳岩溶作用和埋藏岩溶(或溶蚀)作用。这一结论对天然气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稳定氧碳同位素在碳酸盐岩成岩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J].
陈荣坤 .
沉积学报, 1994, (04) :11-21
[2]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深部溶蚀作用 [J].
叶德胜 .
沉积学报, 1994, (01) :66-71
[3]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白云岩地球化学研究 [J].
覃建雄 ;
曾允孚 .
矿物学报, 1994, (01) :22-31
[4]  
沉积岩石学.[M].冯增昭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5]  
沉积岩实验室研究方法.[M].刘岫峰主编;.地质出版社.1991,
[6]  
古岩溶与油气储层.[M].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矿产研究所;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译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7]  
同位素地球化学.[M].魏菊英;王关玉主编;.地质出版社.1988,
[8]  
元素地球化学.[M].刘英俊 著.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