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牧民对草原政策认知分析

被引:12
作者
王建兵 [1 ,2 ]
张德罡 [1 ]
田青 [1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牧民; 草原政策; 认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5 [草原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牧民对草原管理政策的认知和执行是牧区生态和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了甘肃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牧民对草原管理政策的认知程度,并采用频度统计分析方法评估草原管理政策对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幅度,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关键因素的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牧民对草原政策的认知,受牧民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个人外出打工情况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在加强干旱、半干旱地区牧区农业技术的推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明确草原经营权和使用权以及加强草原保护宣传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牧民的这种认知特点,并据此设计相应的可被牧民认同的实施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裕固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Ⅱ)——裕固族的草原生产 [J].
汪玺 ;
铁穆尔 ;
张德罡 ;
师尚礼 .
草原与草坪, 2012, 32 (01) :76-78+86
[2]   中国草原适应性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J].
侯向阳 ;
尹燕亭 ;
丁勇 .
草业学报, 2011, 20 (02) :262-269
[3]   基于牧户视角的中国西部牧区草地保护建设外部性分析 [J].
郑华伟 ;
刘友兆 ;
张文秀 .
中国草地学报, 2011, 33 (02) :111-115
[4]   草地生态补偿机制与补偿方案探讨 [J].
刘兴元 ;
尚占环 ;
龙瑞军 .
草地学报, 2010, 18 (01) :126-131
[5]   草地农业是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J].
任继周 ;
林慧龙 ;
未丽 .
草地学报, 2009, 17 (04) :405-412
[6]   中国草原改革发展30年——在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农区草业发展论坛”上的报告 [J].
刘加文 .
草地学报, 2008, (06) :547-551
[7]   石羊河流域生态危机的综合治理探讨 [J].
陈怀录 ;
刘艳霞 ;
迟守乾 ;
吴秉礼 .
中国沙漠, 2008, (05) :886-890
[8]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风水蚀复合区的粮食与退耕还林(草)问题 [J].
周立华 ;
马永欢 ;
马绍休 .
中国沙漠, 2007, (04) :552-557
[9]   退牧(耕)还草(林)与甘肃的可持续发展 [J].
苏孜 ;
孙晓娟 .
中国沙漠, 2006, (04) :664-669
[10]   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有效途径 [J].
宗锦耀 ;
李维薇 .
中国草地, 2005, (03)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