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师范类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以大理学院为例

被引:4
作者
郭怡梅
机构
[1] 大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师范类大学生; 心理素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44 [学生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云南少数民族师范类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同学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中小学教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兴趣、情绪、心态、心理健康状况等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云南少数民族师范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的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心理素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附视频 [J].
郑可和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1) :51-56
[2]   面向21世纪欠发达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构想 [J].
曾拓 .
嘉应大学学报, 1998, (01) :91-95
[3]   少数民族心理结构与改革开放浅析 [J].
丁龙召 .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95, (04) :37-40
[4]  
大学生心理与训练[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肖沛雄等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