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面向智能配用电的多介质通信方式及应用方案研究
被引:1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方楠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秀园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润泽
[
1
]
机构
:
[1]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
安徽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来源
:
现代电力
|
2012年
/ 29卷
/ 01期
关键词
:
智能电网;
配用电通信网;
宽带接入技术;
无源光网络;
无线宽带;
D O I
:
10.19725/j.cnki.1007-2322.2012.01.011
中图分类号
: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中低压配电通信网是电力通信网络的薄弱环节,制约了智能电网的实施和发展。本文在分析比较智能电网中各种不同宽带通信接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面向智能配用电环节的多网融合技术的全方位通信体系。该体系以xPON光纤接入网为核心,以宽带无线、PLC等通信方式作为必要补充,实现智能配用电网"一体化、全覆盖"。最后结合配用电应用场景,提出了主要通信技术的实现模式,并给出一个多介质融合的整体通信应用方案,满足智能配电网发展各阶段对电力通信网络的需求,为智能配用电环节的深入发展和实施提供网络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EPON技术及应用浅析
杨广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杨广驰
雷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雷蕾
[J].
中国新通信,
2010,
12
(09)
: 40
-
43
[2]
McWiLL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
谷坊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谷坊祝
[J].
电力系统通信,
2009,
30
(11)
: 42
-
46
[3]
WIMAX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魏笑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邮电学院
西安邮电学院
魏笑笑
周政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联通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西安邮电学院
周政华
[J].
通信技术,
2009,
42
(03)
: 98
-
99+102
[4]
EPON与GPON的综合比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冬
张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张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雪
[J].
电信科学,
2005,
(06)
: 62
-
65
[5]
The role of Advance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in the Smart Grid. Uluski,R.W. IEEE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 2010
←
1
→
共 5 条
[1]
EPON技术及应用浅析
杨广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杨广驰
雷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雷蕾
[J].
中国新通信,
2010,
12
(09)
: 40
-
43
[2]
McWiLL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
谷坊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谷坊祝
[J].
电力系统通信,
2009,
30
(11)
: 42
-
46
[3]
WIMAX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魏笑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邮电学院
西安邮电学院
魏笑笑
周政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联通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西安邮电学院
周政华
[J].
通信技术,
2009,
42
(03)
: 98
-
99+102
[4]
EPON与GPON的综合比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冬
张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张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雪
[J].
电信科学,
2005,
(06)
: 62
-
65
[5]
The role of Advance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in the Smart Grid. Uluski,R.W. IEEE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 201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