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热平衡原理的塔里木河下游绿洲适宜规模分析

被引:9
作者
曹志超 [1 ,2 ]
王新平 [3 ]
李卫红 [1 ]
叶朝霞 [1 ]
郭斌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
关键词
绿洲适宜规模; 水热平衡; 模型分析; 塔里木河下游;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2.05.013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结合近40 a水文气象资料,基于水热平衡原理,构建模型,分析和讨论了20世纪70、80、90年代以及2000年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绿洲适宜规模与耕地面积,并结合相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对各时期实际绿洲规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近40 a来,塔里木河下游绿洲适宜规模和耕地规模趋于收缩,但2000年以后有所扩大;20世纪80年代的绿洲耕地面积与计算得出的适宜耕地规模基本平衡,之后严重超出绿洲承载能力,2009年超出幅度达1.22×10~4 hm2;耕地面积过大已导致塔里木河下游绿洲进入了不稳定状态,当前应采取措施适度缩小绿洲规模,并及时有效地控制耕地面积。
引用
收藏
页码:806 / 8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基于生态安全的干旱区绿洲生态需水研究 [J].
刘金鹏 ;
费良军 ;
南忠仁 ;
尹亚坤 .
水利学报, 2010, (02) :226-232
[2]   新疆塔里木河断流趋势分析与减缓对策 [J].
陈亚宁 ;
叶朝霞 ;
毛晓辉 ;
张霞 ;
罗江燕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6) :813-820
[3]   塔里木河断流与未来水文情势分析 [J].
叶朝霞 ;
陈亚宁 ;
张霞 ;
毛晓辉 ;
罗江燕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6) :841-849
[4]   人工绿洲生态系统中土壤和植被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北屯绿洲为例 [J].
董爽 ;
王让会 ;
宁虎森 ;
林毅 ;
黄俊芳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4) :578-584
[5]   干旱区绿洲土壤盐渍化分析评价 [J].
姜凌 ;
李佩成 ;
胡安焱 ;
易秀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2) :234-239
[6]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植被合理生态水位 [J].
郝兴明 ;
李卫红 ;
陈亚宁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4) :838-847
[7]   半干旱地区不同水文年Hargreaves和P-M公式的对比分析 [J].
王声锋 ;
段爱旺 ;
张展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7) :29-33
[8]   干旱区绿洲生态研究及其进展 [J].
陈曦 ;
罗格平 .
干旱区地理, 2008, (04) :487-495
[9]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与生态需水量研究——兼谈塔里木河生态需水量问题 [J].
陈亚宁 ;
郝兴明 ;
李卫红 ;
陈亚鹏 ;
叶朝霞 ;
赵锐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7) :732-738
[10]   绿洲耕地适宜面积确定与减灾研究——以新疆渭干河灌区为例 [J].
陈小兵 ;
杨劲松 ;
乔晓英 ;
刘春卿 ;
胡顺军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8, (01) :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