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阔叶林与两种人工林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被引:8
作者
钱海源 [1 ]
张田田 [2 ]
陈声文 [1 ]
巫东豪 [2 ]
吴初平 [3 ]
袁位高 [3 ]
金毅 [2 ]
于明坚 [2 ]
机构
[1] 浙江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资源保护中心
[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亚热带; 阔叶林; 杉木林; 油茶林;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物种多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解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的结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该研究选择三种类型(天然阔叶林、人工杉木林和油茶林)的森林群落,比较分析其在不同垂直空间层次上的群落数量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1)总体上,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其次是油茶林。乔木层和灌木层均以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其次为杉木林;草本层以油茶林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其次为杉木林和阔叶林。三种类型的群落在各空间层次重要值前5位物种组成上均有较大差异。(2)在单个样地水平上,三种类型的群落α多样性差异主要存在于乔木层,以阔叶林的样地间差异最大,其次为杉木林;灌木层的α多样性在类型间差异较小;草本层的α多样性,油茶林与其他两个类型差异明显,阔叶林与杉木林之间差异较小。(3)群落类型间β多样性分析表明,就所有三个层次而言,阔叶林与油茶林之间物种组成差异最大;就灌木层而言,油茶林与杉木林的物种组成最相似,其次是阔叶林与杉木林;就草本层而言,油茶林与杉木林的物种组成相似度最高,其次为阔叶林与油茶林。总之,三种森林类型在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方面差异显著,反映了人为干扰对森林群落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71 / 138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常德油茶次生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调查 [J].
彭姣 ;
赵运林 ;
徐正刚 ;
段酬苍 ;
张梅清 ;
任小军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 36 (12) :68-73
[2]   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孙冬婧 ;
温远光 ;
罗应华 ;
李晓琼 ;
张万幸 ;
明安刚 .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 (02) :202-208
[3]   古田山不同干扰程度森林的群落恢复动态 [J].
徐远杰 ;
林敦梅 ;
米湘成 ;
任海保 ;
马克平 .
生物多样性, 2014, 22 (03) :358-365
[4]   我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及分析 [J].
徐济德 .
林业经济 , 2014, (03) :6-8
[5]   滇池流域人工林群落结构及水土保持效益 [J].
胡长杏 ;
彭明春 ;
王崇云 ;
杜建海 ;
李博 ;
陈振亮 ;
付琦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12) :3003-3010
[6]   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 [J].
方升佐 ;
田野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 (04) :1-6
[7]   浙江天童20ha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 [J].
杨庆松 ;
马遵平 ;
谢玉彬 ;
张志国 ;
王樟华 ;
刘何铭 ;
李萍 ;
张娜 ;
王达力 ;
杨海波 ;
方晓峰 ;
阎恩荣 ;
王希华 .
生物多样性, 2011, 19 (02) :215-223
[8]   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组成与结构 [J].
祝燕 ;
赵谷风 ;
张俪文 ;
沈国春 ;
米湘成 ;
任海保 ;
于明坚 ;
陈建华 ;
陈声文 ;
方腾 ;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2) :262-273
[9]   人工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J].
孟庆繁 .
世界林业研究, 2006, (05) :1-6
[10]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类型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J].
胡正华 ;
于明坚 ;
丁炳扬 ;
方腾 ;
钱海源 ;
陈启瑺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3, (04) :3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