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态度、网络媒体与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效应——一个中观角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13
作者
郑风田 [1 ]
许竹青 [1 ]
余航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扩散; 反作用力模型;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2.02.022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群体性事件频发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本文从中观角度对群体性事件之间的扩散与关联进行研究。本文使用报纸(网络)数据搜集法对近年来我国156起群体性事件的扩散程度进行计算,并在反作用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群体性事件在发生之后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扩散。政府暴力压制群体性事件会促进群体性事件的进一步扩散,网络媒体的报道也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 [J].
应星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6) :105-121+244
[2]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与防治[J]. 于建嵘.中国乡村发现. 2007(01)
[3]   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全力维护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 [J].
杜敬东 .
公安研究, 2004, (12) :54-59
[4]   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 [J].
陈映芳 .
战略与管理, 2003, (06) :87-92
[5]   理性思考群体性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做好维稳工作 [J].
秦利明 .
公安研究, 2003, (10) :30-33
[6]   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 [J].
王绍光 ;
胡鞍钢 ;
丁元竹 .
战略与管理, 2002, (03) :26-33
[7]   正确分析和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 [J].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 ;
陈文光 ;
魏宏 ;
韩凯明 ;
曹世维 ;
向辉礼 ;
何健 ;
杜坤飞 ;
李新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1, (02) :45-50
[8]  
当代中国农民的集体维权行动. 郭正林.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