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中“人格之治”的特殊意蕴

被引:10
作者
胡弼成
欧阳鹏
机构
[1] 不详
[2]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人格之治; 人治; 特殊性; 大学治理; 教育本位; 大学共同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现代大学治理日趋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强调治理者具备高尚人格发展水平,注重治理方式符合人格发展规律,关注治理所涉及主体的人格都能得到健康发展。本文根据"人格之治"的内涵和外延,以"人格之治"的古今中外存在状态、发展脉络作为切入点,探讨了"人格之治"和"人治"的联系和区别,分析了"人格之治"对于大学办学和人才培养的特殊作用。这就是:"人格之治"能促使政府的教育行政从"过度"向"有限"转变,要求校长实现从"官本位"到"教育本位"的角色转换,明确教师的行政追求与学术追求的界限,敦促学生主动参与治理并以此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依据这一特殊性,现代大学可以从"人格之治"的原理出发,改进治理方式,明确治理目的,优化治理途径,建设启迪人性的大学共同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123 +1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夏征农, 2010
[2]  
管理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周三多, 2009
[3]  
中庸[M]. 哈尔滨出版社 , (战国) 子思, 2007
[4]  
自动控制原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窦曰轩, 2006
[5]  
管理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孔茨(Koontz,H·)等 著, 1987
[6]  
史记[M]. 中华书局 , (汉)司马迁, 1963
[7]   “幸福教育学”论纲——胡弼成教育论著观点摭拾 [J].
张蔚 ;
李斌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4, 13 (01) :73-78
[8]   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及其生态构建——从人治、法治到善治的历史演变 [J].
史利平 .
大学教育科学 , 2015, (05) :26-29
[9]   “管办评分离”:大学走向善治的契机 [J].
孙燕 ;
胡弼成 .
大学教育科学 , 2015, (05) :13-18
[10]   论大学内部治理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J].
罗仲尤 ;
尹艳君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5, 14 (06) :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