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渗)灌土壤水分移动规律研究初报

被引:12
作者
杨苏龙
石跃进
齐宏力
赵俊侠
史俊东
南殿杰
池宝亮
陈奇恩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运城
[2] 不详
[3]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
关键词
滴(渗)灌; 水分移动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地埋式滴(渗)灌和地表式滴(渗)灌水分移动规律的研究表明,滴(渗)灌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分等速移动阶段,水峰呈现圆形扩散;第二阶段为水分不等速移动阶段,呈现立卵形移动,水分下移速度最快,上移速度最慢,前者为后者的2.2~2.55倍。在本试验条件下,地表式滴(渗)灌的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地埋式大33%~39.7%,如果滴(渗)灌与地膜覆盖相结合,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的76%~86.8%,能进一步提高水分利用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地下和地表滴灌土壤水分运动的室内试验研究 [J].
吕谋超,仵峰,彭贵芳,熊明洁 .
灌溉排水, 1996, (01)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