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探测研究的进展

被引:19
作者
陈洪滨
朱彦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
关键词
雷暴; 探测;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1 [地面气象观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雷暴是指伴有雷鸣和闪电的强对流性天气系统,它一方面是春末和夏季许多地区主要的降水源,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要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是天气学、气象学和大气科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雷暴发生和发展机制与条件的研究,雷暴(潜势)的数值天气预报,雷暴的临近预报预警,都需要多种技术手段获取的观测资料来支撑。过去半个多世纪,国内外大气和气象科学家开展了一系列雷暴探测研究,中尺度地基加密观测网的观测揭示了雷暴单体过境时各种气要素的变化特征,无线电探空观测给出了雷暴发生和发展有利的热力与动力学条件,并发展了一些基于探空资料有预报意义的对流指数,早期的飞机穿云和绕云探测对了解雷暴及其环境的温度和风场结构有很大帮助,地基多普勒天气雷达已成为探测雷暴尤其是超级单体风暴降水及风场演变的有力工具,卫星遥感也在雷暴的监测与研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试图对雷暴探测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回顾综述,以利今后组织开展雷暴综合观测试验研究,进一步增加对雷暴发生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而提高雷暴的预报预警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411 / 4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基于雷达和自动站资料研究风暴演变规律 [J].
徐亚钦 ;
翟国庆 ;
黄旋旋 ;
朱佩君 ;
何斌 ;
沈杭锋 .
大气科学, 2011, (01) :134-146
[2]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J].
陈思蓉 ;
朱伟军 ;
周兵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5) :703-710
[3]   北京雷暴大风日环境特征分析 [J].
廖晓农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1) :54-62
[4]   安徽夏季中γ尺度对流云的雷达回波特征 [J].
蒋年冲 ;
刘娟 ;
胡雯 ;
卢海 ;
宋子忠 .
气象, 2007, (10) :9-14
[5]   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的湖南超级单体风暴特征 [J].
廖玉芳 ;
俞小鼎 ;
唐小新 ;
朱金菊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4) :433-443
[6]   北京及周边地区5~8月红外云图亮温的统计学特征及其天气学意义 [J].
郑永光 ;
陈炯 ;
陈明轩 ;
王迎春 ;
丁青兰 .
科学通报, 2007, (14) :1700-1706
[7]   利用双多普勒雷达分析对流云垂直运动结构试验 [J].
袁野 ;
杨光 ;
胡雯 ;
曾光平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3) :306-313
[8]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研究中尺度雷暴的细结构 [J].
甘锡林 ;
黄韦艮 ;
杨劲松 ;
楼琇林 ;
史爱琴 ;
张小丽 ;
孙向明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02) :246-250
[9]   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分析和龙卷强度级别判定 [J].
邵玲玲 ;
黄宁立 ;
邬锐 ;
陈亚敏 .
气象科学, 2006, (06) :6627-6632
[10]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的天气—气候学特征研究 [J].
秦丽 ;
李耀东 ;
高守亭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6) :75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