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与意义

被引:20
作者
汪丁丁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关键词
经济学; 行为学; 现象学;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3.10.013
中图分类号
F0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经济学正在努力挣脱形式主义的束缚,这已经成为最近十年经济学演变的趋势之一。这种趋势要求经济学把视野从单纯的“物的维度”拓展到社会科学的另外两个维度——“意义的维度”和“行为的维度”。从我们熟悉的马克思对“庸俗经济学”的批评角度看,这一演变意味着经济学将回归“古典”、摆脱“庸俗”、找回“人”及其“意义”。因此,读者不妨把这篇文章看作是我对中国学者们正在从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其他各类社会科学的“本土意义”的描写,这类本土性的研究,我们一贯地把它称为“直面现象的经济学”。这篇文章所讨论的,其实就是我所理解的“直面现象的经济学”所必须包含的全部三个维度——物的维度、行为的维度和意义的维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2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