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关系、影响因素与发展潜力——基于CMS模型与拓展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29
作者
张亚斌
马莉莉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关系; 影响因素; 发展潜力;
D O I
10.13687/j.cnki.gjjmts.2015.12.006
中图分类号
F746 [世界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文章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拓展引力模型等多种方法,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紧密程度、增长源泉、影响因素及其发展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各国出口比较优势呈现梯级分布态势,双边贸易强度差异显著,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效应以促进贸易增长;两国GDP、共同边界、WTO贸易安排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向促进作用;两国人均GDP差额与空间距离等对贸易流量有显著阻碍作用;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发展属于潜力巨大型,塔吉克斯坦属于潜力开拓型,土库曼斯坦属于潜力再造型。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文章为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协定问题研究 [J].
贺艳 .
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 (06) :87-101
[2]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口需求变化及其中国对策 [J].
陈万灵 ;
吴旭梅 .
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 (04) :87-100
[3]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的中亚五国发展模式 [J].
刚翠翠 ;
任保平 .
改革, 2015, (01) :109-118
[4]   中国与中亚五国商品贸易发展的比较研究 [J].
江丽 ;
高志刚 .
亚太经济, 2014, (06) :91-96
[5]   物流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异质性研究——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 [J].
李忠民 ;
于庆岩 .
经济问题, 2014, (06) :121-125
[6]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与合作机制研究 [J].
马莉莉 ;
王瑞 ;
张亚斌 .
人文杂志, 2014, (05) :38-44
[7]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 [J].
胡鞍钢 ;
马伟 ;
鄢一龙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2) :1-11
[8]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 [J].
白永秀 ;
王颂吉 .
改革, 2014, (03) :64-73
[9]   中国向欧亚大陆延伸的战略动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线路划分和功能详解 [J].
冯宗宪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 (04) :79-85
[10]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 [J].
杨恕 ;
王术森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2 (01)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