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OAA-NDVI的河南省冬小麦遥感估产

被引:17
作者
贺振
贺俊平
机构
[1] 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NOAA-NDVI; 冬小麦; 遥感估产; 河南省;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3.05.008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901 ;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1982-2006年冬小麦生长关键期3-5月的NOAA-NDVI数据集,结合河南省18地市冬小麦产量数据,分析了研究区NDVI与冬小麦产量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建立了基于NDVI的冬小麦产量估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与比较。结果表明:自1982-2006年,研究区冬小麦生长关键期的NDVI和小麦产量均表现出显著增长态势;利用3月、4月、5月NDVI分别建立的冬小麦产量线性预测模型相对误差均较小,分别为-7.56%、-6.10%、-2.63%;利用不同月份组合的NDVI累积和分别建立的冬小麦产量预测模型相对误差较小,平均误差为-5.08%;利用多个月份组合的NDVI分别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虽然综合考虑了冬小麦生长期,但估测精度却低于基于单月NDVI和NDVI累积所建立的模型精度。通过误差对比分析后发现,利用5月NDVI建立的冬小麦估产模型误差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冬小麦关键物候空间分布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J].
司文才 ;
刘峻明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 13 (06) :82-89
[2]   宁夏近25年植被指数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J].
李欣 ;
王连喜 ;
李琪 ;
李剑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9) :161-166
[3]   延河流域NDVI与主要气候因子的时空相关性研究 [J].
王丽霞 ;
任志远 ;
任朝霞 ;
马超群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8) :88-93
[4]   基于MODIS的黄土高原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 [J].
贺振 ;
贺俊平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04) :476-481
[5]   不同株型品种冬小麦NDVI变化特征及产量分析 [J].
冯美臣 ;
杨武德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1) :87-92
[6]   基于生态地理分区的青藏高原植被覆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张戈丽 ;
欧阳华 ;
张宪洲 ;
周才平 ;
徐兴良 .
地理研究, 2010, 29 (11) :2004-2016
[7]   植被覆盖度对冬小麦冠层光谱的影响及定量化估产研究 [J].
卢艳丽 ;
胡昊 ;
白由路 ;
王磊 ;
王贺 ;
杨俐苹 .
麦类作物学报 , 2010, (01) :96-100
[8]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for defining spectral indices for assessing tomato nitrogen status and yield [J].
Gianquinto, G. ;
Orsini, F. ;
Fecondini, M. ;
Mezzetti, M. ;
Sambo, P. ;
Bona, S. .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11, 35 (03) :135-143
[9]  
Predicting winter wheat condition, grain yield and protein content using multi‐temporal EnviSat‐ASAR and Landsat TM satellite images[J] . Liangyun Liu,Jihua Wang,Yansong Bao,Wenjiang Huang,Zhihong Ma,Chunjiang Zha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 2006 (4)
[10]  
Early prediction of crop production using drought indices at different time‐scales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application in the Ebro Valley (north‐east Spain)[J] . Sergio M. Vicente‐Serrano,José M. Cuadrat‐Prats,Alfredo Rom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 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