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长营岭钨锡矿床原生晕分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4
作者
宋慈安
机构
[1]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应用化学系
关键词
钨矿床; 锡矿床; 原生晕分带; 动力学; 扩散; 渗滤; 广西; 长营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4.1 []; P63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长营岭钨锡矿床热液成矿-成晕作用可用包含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在内的综合模型进行描述,矿床和原生晕的形成是其中某种动力学因素起主导作用并与其他因素相耦合的结果。元素的扩散作用和扩散系数大小不同是形成原生晕横向分带的主要原因。原生晕轴向分带具有Sn,W,F等元素在上,亲硫元素在下的“逆向”特征,其形成主要同热液的渗滤速率及两类元素大量进入热液的时间先后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04 / 4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广西长营岭钨锡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J].
宋慈安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0, (01) :57-65
[2]   化学动力学在地球化学中的某些应用 [J].
石平方 ;
於崇文 .
地球科学, 1986, (04) :341-349
[3]   栗桂地区锡矿床气液包裹体成分特征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J].
宋慈安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5, (03) :265-272
[4]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成矿区内生成矿作用的动力学体系[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於崇文等著, 1988
[5]  
地球化学找矿[M]. 地质出版社 , 阮天健, 1985
[6]  
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英俊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