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主观且可变进程的全球化——对中国法学“全球化论辩”之客观必然性预设的批判

被引:7
作者
邓正来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全球性; 全球主义; 反全球化; 多元全球化;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8.05.005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国法学的"全球化论辩"背后,还在更深的层面上隐含着另一个把全球化的趋势视作是一种客观且必然的历史进程的共同理论预设。基于全球性与全球主义高度互动的视角,这一理论预设在根本上掩盖了全球化作为一种特定的主观之物或一种特定意识形态建构之物的可能性,也使人们根本意识不到全球化或"法律全球化"实际上是一场有关"全球化"性质和方向的"话语争斗";基于中国与全球化关系框架来看,在这一理论预设下无论是顺应之策还是拒绝之策,都具有一种完全丢失中国自身立场或视界的被动特征,而完全意识不到作为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进程中的任何成员——尤其是中国——积极参与重构或重塑全球化进程及其方向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浅议法律全球化 [J].
郭小香 .
大连干部学刊, 2005, (08) :32-34
[2]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 [J].
张文显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02) :5-11
[3]   “全球化”中法的一体化和多元化 [J].
严存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 (05) :81-87
[4]   法律全球化与中国诉讼法文化的构建 [J].
陈金钊 ;
张其山 .
现代法学, 2003, (04) :52-58
[5]  
江平:法律的全球化趋势已是一种客观存在[J]. 领导决策信息. 2003(05)
[6]   全球化:当代中国法治化的历史新境界 [J].
胡永广 ;
王宏伟 .
政治与法律, 2002, (06) :12-19
[7]   法律与全球化一般理论述评 [J].
冯玉军 .
中国法学, 2002, (04) :181-184
[8]   论经济全球化中的南北差距问题 [J].
钱箭星 ;
肖巍 .
教学与研究, 2002, (04) :29-34
[9]   政治经济学视角中的20世纪 [J].
姜苗苗 ;
姜欣欣 .
国外理论动态, 2002, (02) :8-11
[10]   经济全球化与法学的演进 [J].
李龙 .
中国法学, 2002, (01) :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