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梁王河流域农业耕作与流域水质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18
作者
蒋鸿昆 [1 ]
高海鹰 [2 ]
张奇 [1 ]
徐力刚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东南大学市政工程系
关键词
农业耕作; 水质; 响应; 抚仙湖流域;
D O I
10.13227/j.hjkx.2007.10.043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抚仙湖北岸梁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流域中2种典型耕作方式水稻-小麦(R-W)轮作和烤烟-豌豆(T-P)轮作的农田.通过对农田地下水和梁王河水的同步观测及农田耕作情况的调查,发现移栽、施底肥、追肥及排水等耕作措施使地下水中TP、PO43--P、TN、NO3--N和NH4+-N含量在短时间尺度内有明显升高.农田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规律与地下水中的TP、PO43--P、TN、NO3--N和NH4+-N含量在长时间尺度上响应关系明显,作物处于对相应养分吸收高峰期时地下水中该养分含量就会明显降低,反之则会升高.梁王河水TP和PO43--P的含量在流域农田全处于耕作期时要比流域部分农田处于休闲期分别低5.8%和21.7%,而TN、NH4+-N及NO3--N含量在流域农田全处于耕作期要比流域部分农田处于休闲期分别高11.5%、242.6%和9.55%.
引用
收藏
页码:2294 / 23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农业流域非点源磷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J].
崔力拓 ;
李志伟 ;
王立新 ;
耿世刚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S1) :353-355
[2]   烟地土壤氮素的氨化作用与硝化作用的强度变化 [J].
丁美丽 ;
陆引罡 ;
赵承 ;
王家顺 .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04) :36-38+41
[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及其信息系统建设 [J].
刘瑞民 ;
杨志峰 ;
沈珍瑶 ;
伍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3) :372-377
[4]   不同氮素用量对高肥力稻田水稻—土壤—水体氮素变化及环境影响分析 [J].
汪华 ;
杨京平 ;
金洁 ;
孙军华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1) :50-54
[5]   田间条件下氮的矿化及硝态氮淋溶研究 [J].
王荣萍 ;
余炜敏 ;
黄建国 ;
袁玲 ;
李淑仪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1) :80-82+107
[6]   稻麦轮作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初步研究 [J].
朱新开 ;
盛海君 ;
夏小燕 ;
王亚飞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1) :38-41+66
[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地表径流磷输出及其季节性分布特征 [J].
高超 ;
朱继业 ;
朱建国 ;
宝川靖和 ;
王登峰 ;
周娟娟 ;
高翔 ;
窦贻俭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11) :115-121
[8]   水稻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合理施肥 [J].
王江民 .
农村实用技术, 2005, (07) :16-17
[9]   水稻田面水中氮磷素的动态特征研究 [J].
金洁 ;
杨京平 ;
施洪鑫 ;
陈俊 ;
郑洪福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2) :357-361
[10]   不同水稻品种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特性的研究 [J].
张亚丽 ;
董园园 ;
沈其荣 ;
段英华 .
土壤学报, 2004, (06) :91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