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 16、18型检测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17
作者
伊玉萍
伊兰花
机构
[1] 酒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宫颈癌; 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 DNA16、18; 宫颈活组织检查; 阴道镜检查; 宫颈上皮内瘤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本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疾病筛查840例,采用PCR技术检测高危型HPV16、18型DNA检测后,420例采用传统涂片法,420例采用液基法。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或子宫切除术后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3种筛查宫颈病变的方法,测定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同时对比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HPV16及HPV18感染的比率,评价HPV16及HPV18检测的意义。结果:HPV检测可提高宫颈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的效率。随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级别的增加,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HPV18阳性率。结论:HPV16及HPV18型检测,可浓缩宫颈癌高风险人群,可提高宫颈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的效率;可预测宫颈病变。随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级别的增高,其HPV16感染的阳性率高于HPV18,说明HPV16致癌性高于HPV18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65 / 76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宫颈癌筛查中HPV检测、传统涂片及液基制片法的比较研究
    高娜
    姚嘉斐
    [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7, (11) : 857 - 859
  • [2] 新伯氏液基薄层细胞学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张峰莉
    张蔚
    洛若愚
    [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 (11) : 830 - 832
  • [3] 宫颈癌石蜡标本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方法的初步探讨
    姚远洋
    赵昀
    王建六
    魏丽惠
    [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7, (02) : 96 - 99
  • [4]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因素的分析
    汤惠茹
    乌兰娜
    刘志红
    周艳秋
    吴瑞芳
    魏丽惠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08) : 564 - 566
  • [5]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与细胞学联合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究
    钱德英
    岑坚敏
    王丁
    曾仁海
    林爱华
    舒焰红
    洪淡华
    黄志宏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01) : 34 - 37
  • [6] FQ-PCR检测宫颈涂片剩余细胞内HPV16、18型感染的临床意义
    瞿文珍
    邹先进
    郑飞云
    詹丽飞
    胡燕
    彭英
    [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 (02) : 80 -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