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主观要件的证明——程序法和实体法的一个联接

被引:17
作者
吴丹红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犯罪主观要件; 证明; 推理; 推论; 推定; 证明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犯罪主观要件的证明,作为一个程序法与实体法交错的问题,长久以来被学界所忽视。犯罪主观要件的证明虽然很多可以借助推理、推论来完成,但在一些疑难案件中控方却很难完成,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推定。推定通过直接认定事实,可以节省证明的成本,并减轻控方的证明责任。刑事实体法上对于犯罪主观要件的规定,应当考虑到证明的难度设立一些必要的推定,同时规定一些要求被告人承担部分证明责任的情形,以利于程序法上公平而合理地完成证明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推定研究中的认识误区 [J].
劳东燕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5) :117-126
[2]   推定:证明腐败犯罪主观要件的有效途径 [J].
吴高庆 .
中国监察, 2005, (11) :54-55
[3]   论司法证明中的推定 [J].
何家弘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1, (02) :8-11
[4]  
如何认定毒品犯罪的主观故意[N]. 张志勇,王金贵.检察日报. 2007 (003)
[5]  
美国刑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储槐植, 2005
[6]  
证据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何家弘,刘品新著, 2004
[7]  
麦考密克论证据[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约翰·W.斯特龙(HohnW.Strong)主编, 2004
[8]  
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日)大谷实著, 2003
[9]  
犯罪心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罗大华主编, 2002
[10]  
英国刑法[M]. 法律出版社 , (英)J.C.史密斯,(英)B.霍根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