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酶抑制剂对心肌梗塞后大鼠心功能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田德志
朱依纯
姚泰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肾脏与高血压研究中心生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心肌梗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逆转录PC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给予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ramipril后的大鼠,观察心肌梗塞(MI)后心功能以及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通过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大鼠MI模型,手术前1周即开始给予ramipril或水,术后在存活大鼠中继续治疗至术后3小时、1日、3日、7日,每时间点大鼠6只;通过心室内插管测定心功能;用半定量RT PCR法检测大鼠室间隔组织的AngⅡ受体mRNA水平。结果(1)给予水的大鼠在MI后1日,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明显增高,其心肌收缩功能在MI后3小时、1日、3日、7日均明显降低。(2)给予ramipril的大鼠MI后1日、3日LVEDP显著降低,而ramipril改善心肌收缩功能的作用出现在MI后7日。(3)大鼠MI后室间隔组织中AngⅡ受体mRNA水平升高,在3日时达到高峰。(4)给予ramipril的大鼠MI后室间隔组织中AngⅡ受体mRNA水平与用水的大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给予ramipril的大鼠MI后1周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但大鼠主要心功能指标的改善不同步,提示ramipril在MI后早期(1日,3日)和稍晚(7日)的作用及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