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分类发展的依据及实践路径

被引:7
作者
张旺
龙柯
机构
[1]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应急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分类; 办学定位; 多元共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双一流"建设旨在实现我国高水平大学"强者愈强"的目标,应避免形成绝大多数的普通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弱者愈弱"的困顿局面。我们应对高校分类重新审视,明确各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实践路径。在解析高校分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分类的主要依据,提出强化高校分类理念、营造动态均衡的高校生态、建立多样化评估体系及完善多元主体共建机制等分类实施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高等教育分类的理论逻辑与制度框架研究[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陈厚丰, 2011
[2]  
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夏征农, 2010
[3]  
“双一流”建设不只是评选和资助[N]. 别敦荣. &nbsp中国教育报. 2017 (002)
[4]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内容增加两处[N]. 刘博智,赵秀红. &nbsp中国教育报. 2017 (001)
[5]   从国家精英大学到世界一流大学:基于制度的视角 [J].
阎凤桥 ;
闵维方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15 (01) :34-48+187
[6]   高校分类体系构建的依据、框架与应用 [J].
杜瑛 .
中国高等教育, 2016, (Z2) :32-37
[7]   美国政府在高校分层分类中的作用及启示 [J].
史秋衡 ;
冯典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09) :91-97
[8]  
形上追求:人类生存理念的哲学阐释[D]. 王会平.吉林大学 2004
[9]   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推进策略 [J].
徐高明 .
江苏高教, 2017, (02) :11-15